6月17日,一起“熊孩子刷抖音刷掉5万多人民币”的事件被曝光。据报道,孩子今年刚9岁,正在读小学三年级。上月初,孩子拿着家长的手机装上了抖音,结果仅3个小时,就给抖音里的某游戏主播刷出了巨额打赏——5万多人民币。值得庆幸的是,在该事件被曝光后,孩子的父亲康先生在向抖音长达1个多月申诉、请求归还巨额打赏一事,终于有了进展:抖音同意返还这一笔打赏。
搜集媒体过往报道我们发现,类似事件并非这一起:聂女士10岁的儿子小林刷抖音时,给某游戏主播前后打赏了近3万元;黄岩梁女士家12岁的女儿前后给抖音主播打赏了4万余元;杨女士家11岁的女儿,前后给抖音某主播打赏超过2万元……
今年3月底,抖音对外宣称,平台升级了青少年模式,其中打赏、充值、提现、直播等功能不可用。但讽刺的是,文中提及的几起孩子天价打赏事件均发生在青少年模式升级之后,这意味着抖音所谓的青少年模式仅仅只是“形同虚设”的宣传术语。有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为一家互联网平台,抖音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
抖音,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用户超过20%的短视频平台,其实本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但回顾抖音之前刚刚曝光的一系列事件,它在社会责任上做的远远不够。
6月10日,一抖音女主播陈某某中午午休时分擅自进入某小学6年级的教室,要求学生配合拍摄《童年》抖音视频,并发布到抖音上,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有媒体发表评论称,抖音平台责任应强化,对于短视频内容制作入口要严格审核,防止此类低劣内容继续泛滥,坑害青少年,造成短视频内容的“酱缸”化。
不仅如此,抖音平台盛产一些“妖魔化”的网红内容:在地下车库里拍摄10秒视频就能一夜爆红,发奢侈品、炫富等拜金内容也能获得大量围观,14岁未婚孕妈也是关注焦点……这种不正常的、扭曲的内容,在抖音上比比皆是,已经开始影响数十万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据媒体报道,在一次匿名调查问卷中,北京几所小学的数据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同学想当网红;在新华社发布的《95后谜之就业观》调查结果显示,“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网红,占比达54%。而在五年前,很多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还是想当老师、科学家。
本应是求学奋进、积极向上的青少年,在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却在这些妖魔鬼怪的快餐内容的“引诱下”,走向了“歪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只想挣快钱等等不良思潮在青少年圈层弥漫。
作为时下青少年高频次使用的应用之一,在企业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方面,抖音真正执行落地的太少。就如最近抖音刚刚被曝光的那起女主播小学教室摆拍事件,人民日报官微就公开批评称,明显就是“平台监管没到位”。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从其可持续长远发展来看,没有社会责任和价值观,企业即使能在短时间内做大,但也注定走不远。
与抖音未能落地的社会责任对比明显的是,近几年,其实整个社会都在探讨关于互联网平台应当肩负的企业社会责任,并已有诸多企业开始细化实施、执行。
《人民日报》在去年发表的一篇评论中称,平台不是通过“吸睛”来“吸金”的内容大卖场,否则低俗媚俗内容盛行,难免会劣币驱逐良币。平台需要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用社会责任规范“内容生产”。
而新浪等互联网平台也在多种场合表达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Facebook通过AI对虚假新闻造谣网站开始识别,对内容通过disputed flags这种方式进行标注。谷歌为打击假新闻,“重写搜索排名算法”,把具备误导性、虚假和令人反感的文章进行排名降级等等。
新浪董事长、CEO曹国伟对外公开称,“互联网平台型的企业要对自己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有敬畏之心,加强平台治理,承担社会责任”,并表示,未来新浪将从坚守平台责任、打击谣言和虚假新闻、算法推荐更重视人工干预、全面加强用户隐私保护等四个方面不断强化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7年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数字化投资和创业生态系统。与如此大规模的“创业生态系统”相匹配的,应该是更健全的“责任生态系统”。只有肩负了相应的社会责任的公司,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唯流量论,只会让自己的道路越变越窄。
过去,诸如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为了流量,助长了低俗色情等内容的活跃。如今,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青少年的成长保护,在内容方面的审核制度越来越严格,如果内容平台继续走老路,只会断了自己的生路。而唯一摆脱色情、低俗内容的良方,就是“社会责任”四个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