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飞:推荐算法的基本目标就是服务人和培养人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25日电 (张燕征)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等单位主办的“推荐算法社会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周晓飞在研讨会上表示,推荐算法系统早期目标是为了服务人,随着信息茧房出现,还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引导人。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周晓飞。来源:主办方供图

周晓飞指出,在过去二三十年的积累下,推荐算法领域基本形成了三大框架:一是基于内容的相似性;二是基于用户协同的相似性;三是社交关系信息融合的推荐。在这三大框架下,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推动了整个推荐领域的飞速发展。未来,推荐算法在多服务平台和多智能终端的基础上,将以智能助理的形式提供服务。

不过,基于大数据学习的推荐算法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信息茧房、可解释性、歧视偏见等。在周晓飞看来,信息茧房问题主要涉及人文方面的内容。“从技术角度来说,形成信息茧房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用户个人兴趣的局限性,二是早期推荐系统为迎合用户兴趣,推送的内容也非常局限。”

那么该如何规避信息茧房?周晓飞介绍道,这不仅需要社会文化、媒介传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还要用人工智能把推荐算法系统更好的优化。

“推荐算法系统的目标,主要是发现用户兴趣,那是不是可以做用户兴趣迁移的算法?比如做个人兴趣图谱,能够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兴趣,通过图谱的推荐发掘更深的潜质,让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更符合社会需求及社会价值。”周晓飞称。

周晓飞表示,探索用户兴趣迁移的算法可从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基于传统的框架,对人工标注和工业界算法进行挖掘。二是利用兴趣评价进行建模,引入用户兴趣迁移的评价指标,设计学习推荐策略。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发展人,培养人的高级情绪。如果构建兴趣图谱,在推荐算法系统的基础上,规划发展特长。那么,可以让整个算法生态服务人、引导人。比如在孩子教育方面,任何一个兴趣都可能是他未来有发展潜质的领域。通过在兴趣图谱上进行长期的兴趣规划和引导,他以后可能会发展的更好。”周晓飞称。(中新经纬APP)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成本几十元的眼镜,卖到上千!业内为何称“赚不到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