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剑平: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应发力探究衍生品新方向

  金融界网站讯“2019国际货币论坛”于7月6日(周六)-7日(周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届论坛围绕“金融与金融风险防范” “财税改革与‘双支柱’宏观调控体系”“资产管理与子公司:机遇与挑战”“国际化与高水平金融开放”“金融科技与开放金融变革”“‘人民币国际化’学术论文研讨会”“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等七大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金融界直击现场,带来一线声音。

  论坛现场,上海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丁剑平就上海在人民币金融资产全球配置中发挥的作用。与人民币相匹配的衍生品市场和风险冲销市场仍不完善,而上海作为金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应该顺应国际需要,在探索人民币衍生品方面发力。

  以下为演讲原文:

  我来自上海,因为上海前一段时间开了(行情,)论坛,陆家嘴论坛中易纲行长强调了上海要在人民币金融资产全球配置当中发挥作用,我就围绕这一点展开。

  人民币国际化有三个悖论,其中第一个悖论,如果人民币波动相对稳定,它波动幅度小,对衍生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其实衍生品需求很少的话,对我们人民币金融资产开发是很不利的,这是一个悖论。

  一般来说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波动要大于发达国家的货币波动,理由是:哈弗大学弗兰克教授曾经说过,像中国、印度这些国家,是盯住名义GDP,而发达国家一般是核心通胀率,他做了一些经验研究,我就不赘述了。他说发达国家一般来说盯住核心通胀率,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像中国、印度应该盯住名义GDP。他做了一个经验研究,像新兴市场国家是名义GDP,而不是核心通胀率。这个锚就发生一些变化了,而我们人民币汇率,做了很多汇率制度的管理浮动,但是这个当中忽略了我们决定汇率的是名义GDP,而汇率又影响国际收支,在国际收支等式左右边,汇率夹在当中,名义GDP是等式的右边,影响汇率,而汇率又作为等式的右边去影响国际收支。名义GDP和国际收支是一个高度相关的变量,这就会出现一些悖论。这个悖论当中如何解决?需要进行理论和经验研究。这样肯定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必须大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汇率波动,这是对弗兰克的解释。从发展中国家来说,决定汇率一个是核心通胀率另一个是非核心通胀率,如果把名义GDP摆进来的话,那波动幅度就更大了。在这个情况下,我就发现中国目前来说波动幅度是通过逆周期因子烫平的,这种烫平花费了中国太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浪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从它一开始来说,就被人家抛售了。根据麦金农的原罪论:为什么抛了?因为它本身在海外市场没有匹配的衍生品市场和资产风险冲销市场。

  所以上海要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上海怎么做呢? 前一段时间我们发现了,只有好的产品才有好的价格,上海是中国金融生产要素最聚集的地方,应该为全球客户人民币产品量体裁衣。但是我们考虑到从出发点来说,刚刚几个学者和专家也讲了,我们都是从开始,这是最容易进行的地方,但是我们强调了,从上海的特点来说,可以从人民币自由贸易账户开始进行组合,然后探索人民币衍生品新的方向。但是目前来说,人民币汇率由于逆周期因子等因素的引入,使得人民币波动很小,银行的人员说由于人民币波动太小,他们的客户做衍生品的意愿等都大幅度减少。所以上海要根据国际上的需要,积极寻找衍生品,为客户量体裁衣,并且达到国际化衍生品的要求,发展无时间差,无规则差的衍生品市场,然后我们比较了海外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我们从即期、远期和期权产品来看,这三个上海跟海外差不多了,但是海外市场还有产品很多,上海差距较大。在远期、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中,期货是参照标准的制定者,如果没有期货的话,很多衍生产品标准就难以制定,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短板。期货没有推出是制度上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做不到。参照标准没有制定,何谈其他金融衍生品?

  我总结一下,人民币上,我们如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像印度和中国的汇率本来就应该是波动幅度要大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因为是盯住了名义GDP的锚,人民币汇率的锚不是如其他发达国家的核心通胀率,而锚应该是名义GDP,所以波动浮动本来就应该大,本来就应该通过外汇衍生品来冲销波动。上海应该推出更多人民币产品,并且确立人民币的定价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麦金农所说的原罪论。现在由于人民币外汇期货还没出来,作为所有衍生品的参照标准没出来,一切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呼吁上海的人民币期货快点出来!

  我的演讲结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疯狂促销透支车市 7月传统淡季将更“淡”
下一篇:四川开展“一网通办”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