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补贴退潮这半年 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下滑两成

  光伏补贴退潮这半年

  “531”新政,是光伏企业遇到的一个“坎”,随之而来的是今年前10个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下滑。“断奶”的阵痛中,中国光伏业还遇到了贸易摩擦的升温,企业们选择“转变中求生存”,既有逆市扩产,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在积极布局海外产能,开发新兴市场。这一场光伏业的“寒冬”,最终却并不冷。

  导读

  钟宝申强调,“市场和价格总在波动,但一旦扩产,增大的产能却无法立即消失。因此扩产时要把握技术进步的节点和自己的能力,来减少风险。”

  距离“531”新政出台,已过去半年。

  这份名为《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政策文件,提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

  这一政策可谓威力十足,被业界视为比肩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3年欧美双反的第三次行业“危机”。

  来自于国家发改委智库专家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下滑两成。

  光伏上市公司也“难逃一劫”,从上游的多晶硅、硅片,到中游的电池和组件,再到下游的EPC、电站企业,三季度业绩下滑上市公司比比皆是。

  然而,在采访中,不少上市公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将坚持此前的扩产策略。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对记者称,通威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多晶硅和电池片的成本控制到业内最低,凭借这样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底气”扩产。

  展望明年,第一批平价上网的光伏项目将诞生,若要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销售侧平价目标,光伏企业普遍认为,还需要尽快推动配额制等新制度的实施,调整政策性因素,降低非技术成本等。

  新增装机容量下滑

  “531”新政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量下滑。

  11月22日,根据一位发改委能源智库专家在合肥召开的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透露的数据,今年前10月,全国新增装机3578万千瓦,同比下降21%。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多晶硅产量增长约24%,前三季度增幅仅8.8%左右;硅片增幅则从上半年的39%变成前三季度的11.1%;电池片和组件的产量增幅都从上半年的20%以上,放缓至前三季度的个位数增长。

  “‘531’新政以后,光伏业确实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但比预期好得多。企业没那么滋润,但还是比较健康,总体来说渡过了难关。”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称。

  事实上,尽管行业可以称得上低迷,仍有不少企业逆势扩产。通威股份凭借多晶硅料生产的优势,三季度净利实现增长,不过增幅显著下滑。

  今年下半年,通威股份继续“逆势扩产”,三季度在建工程余额同比增长256.66%。三季度后,通威股份的内蒙古包头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其一期的2.5万吨于10月底投产;四川双流基地3.2GW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于11月投产;乐山年产5万吨的高纯晶硅项目,其一期2.5万吨预计12月投产;安徽合肥二期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即将于2019年1月建成投产。

  胡荣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531新政出来后,通威对扩产坚定不移,在建项目不受影响,如期建成。”

  此外,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也向记者表示,隆基股份不会调整“2020年底实现45GW产能”的扩产计划。

  今年年初,隆基股份公布的《单晶硅片业务三年(2018-2020)战略规划》显示,隆基股份在2017年底单晶硅片产能15GW的基础上,力争在今年将产能提升至28GW,2019年和2020年底产能还将分别扩大至36GW和45GW。

  这一战略规划公布之时,隆基股份业绩可观,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同比分别上涨了27%和104%,全年股价上涨173.83%。

  然而,今年前三季度,隆基股份在降价策略下营收增长35.26%,净利却下滑24.53%。

  对此,钟宝申说:“目前公司战略委员会没有打算调整计划,因为制定规划时的外部形势和内部的企业自身情况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当时判断的大形势是全球光伏产能需求还会持续增长,虽然会有波动,但总体会稳定在100GW以上。这一情况下,高效电池会迅速占领市场,一些低效的产能会退出,这需要相对高效的原材料的支撑,不然会制约行业发展。”

  不过,钟宝申同时强调,“市场和价格总在波动,但一旦扩产,增大的产能却无法立即消失。因此扩产时要把握技术进步的节点和自己的能力,来减少风险。”

  而正泰新能源董事长仇展炜则表示:“光伏行业从宏观上来说扩产能是必然,因为光伏以后将成为主要能源。但对于企业来说,考虑市场供需关系,这个时点大规模扩张,容易踩坑。”

  多措并举探索平价上网

  补贴政策让光伏业被外界称为“巨婴”,对这一表述业内人士认为有些委屈。

  曹仁贤向记者表示,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很多理念、制度没有跟上。实质上光伏、风电创新强度非常之大,企业研发经费多,没有原材料,按照收益率法来计算必然存在资金缺口。

  他认为,如果没有补贴,光伏、风电行业无法做到如此快速地“提质降本”。纵观全球,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低成本创新。而从国家体量来说,可再生能源补贴并不算大。

  “补贴是为了不补贴那一天早些到来。”曹仁贤说。而明年,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处获知的消息,补贴退坡已是共识。

  光伏业更关心的则是如何弥补巨大的光伏补贴缺口。目前,光伏补贴资金渠道仅有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1.9分/千瓦时的标准自2016年起就未调整。

  据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7年底,累计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总计达到1127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455亿元。

  对此,曹仁贤建议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智库专家测算电价附加水平提高到3分钱/千瓦时,2021年将新增资金规模520亿元。届时,光伏、风电全面实现上网侧平价,预期能够在“十四五”末期实现当年的收支平衡,而累计补贴资金缺口预期通过扩大与配额制衔接的“绿证”交易规模来解决。

  弥补补贴缺口还将促进光伏平价上网。另外,曹仁贤表示,要尽快计入化石能源的环境污染成本,这部分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越晚买单,代价越大。

  此外,不少光伏企业管理层提出,推动平价上网,还需解决非技术成本偏高的问题。这部分费用至少占25%,具体包括土地使用税、发电增值税、拆迁补偿租赁等其他费用、电网接入成本、融资及财务成本等。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向记者表示,随着技术成本不断下降,非技术成本凸显且有上涨趋势,比如土地政策不明确、不规范,费用越来越高。建议中央对非技术成本有明确限制,比如对非技术成本中的土地、路条等与政府相关的部分设一个比例上限。

  曹仁贤表示,专门为可再生能源降低融资成本比较难,可向发达国家学习通过减税刺激能源导向,比如减收土地税,同时与环境税等经济调控手段协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则表示,光伏产业亟待从追求规模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益转变,制造业要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系统集成要创新驱动,朝应用多样化发展;电站要探索隔墙售电等模式。加快企业兼并重组脚步,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脚步。

  未来一段时间,新政对于光伏企业的压力将逐渐退去。据前述发改委智库专家透露,明年工作重点将在电价循序调整、规模化项目管理的调整、上网侧平价项目、配额制、绿证交易机制等方面;“十三五”末期及“十四五”初期的工作重点将在无补贴项目的推进以及完善配额制等方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富士康的日子不好过:缩减开支大幅裁员 股价下跌
下一篇:雷莎·梅排除"挪威式"脱欧可能 坚信协议能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