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艺美术网站、网上招徒、去南极采风……
你大概很难想象,这是一位“非遗大师”近几年的工作状态。
“很多人觉得非遗大师应该留着长长的胡子、白白的头发。所以有人第一次见我会问‘你是非遗大师吗’。”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受访者供图
和大多数人对非遗大师的想象不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留着一头齐肩卷发,眼神深邃、鼻梁高挺,给人一种“艺术范儿”的感觉。
1月13日,他接受了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畅聊自己对非遗的理解。
黄小明复制的“乾隆宝座”。受访者供图
传承:用两年复制乾隆宝座,捡回很多传统技艺
对于如今颇具艺术气息的黄小明来说,他木雕生涯的开始却很“传统”。
中国木雕的历史源远流长,很早就出现了初具雏形的木雕工艺品。而东阳木雕是一种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
这种技艺原本用于建筑构件上,后发展到现在的十几大类,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室内装饰及家具装饰。
16岁开始,黄小明就进了木雕厂,从传统手艺学起。自那时起,这些传统手艺就没放下。
而让他一举成名的,正是一件“传统”的作品——“乾隆宝座”。
这是一件为复原“康乾盛世”时期中国宫殿宝座而打造的木雕。为了重现那种“皇家风范”,黄小明曾三次去看文物真品,而整件作品花了两年才完成。
黄小明作品“荷塘月色”。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是去考察,第二次是测绘,再然后又带了大概30个参与制作的工人,去看原作。比如你是做扶手的,就着重看扶手;他是做屏风的,就着重要看清这部分。看完了每个人带着重点回来。”
他告诉记者,实地看和仅看图纸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图纸以线描为主,但每个人对立体感的理解都不一样,这就要实地去看。我当时拍了上千张照片回来,也是为了复制原作。同时,我们也因此‘捡回’了很多传统技艺。”
十几年过去了,黄小明至今还记得那个龙椅的细节。“皇家雕的龙和民间完全不一样。印象最深的是,相比于民间的龙雕,宫里龙的头显得特别大。”
木雕作品《晨》。受访者供图
创新:将速写、超写实等技法与木雕结合
但在黄小明看来,仅仅复制前人作品,远远不够。过去的工艺必须创新。
如今回头去看这些年自己走出的新路,他将这归因于改革开放后那段时间的经历。而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他或许和厂里的老师傅们一样,只专注于传统木雕。
那段时间,黄小明考上了浙江工艺美术学校,学习了工艺美术的理论、历史。“在学校学习和工厂里的师父带徒弟完全不一样。我在工厂里学到是传统技法、规矩和程序化的东西。而通过读书,我系统地学习了理论。”
随后木雕厂的变动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厂子慢慢改制,我们也都出来了,面临着自己创业、做工作室、做新的作品。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看到的、吸收的信息越来越多。而这些就成了创新的动力。”
很快,黄小明将自己在学习中了解到的速写、超写实等技法与木雕结合,发展出了他自己的“速写木雕”和“超写实木雕”。
木雕作品《三友图》。受访者供图
“传统木雕的构图是点线面结合,保持面面俱到,和速写有很大区别。速写是强调‘意到笔不到’,雕刻当中如何做到‘意到刀不到’?这就是一种创新。”说到这里,黄小明言语中透出些自豪。
而“超写实木雕”则将传统东阳木雕散点透视的表现形式,改为类似油画呈现方式的焦点透视。“同时强调细节、机理质感。人物的衣纹质感处理会很真实、皮肤毛发也很逼真、裙摆可以呈现出飘逸感。像一条围巾,我可以把围巾那种织出来的质感给它雕出来,让人感觉可以触摸到围巾织纹的效果。而且同一块木头可以分出好几种颜色,不用上色,以刀法的粗细呈现质感的区别、变化。”他说。
木雕作品《新天鹅堡》。受访者供图
开放:以“行走”找灵感与网上收徒
这样的经历让黄小明认识到,多看看、多走走,总会吸收到更多东西。
现在,他的创作灵感很多都源于“行走”。“你去走了看了之后,你的眼界会高,眼界高了你创作的高度就有提升。”
“比如我去了一趟南极,回来我就创作了一组与企鹅有关的作品。”他告诉记者,如果不去南极,你是感受不到企鹅有什么样生活习惯的。
“企鹅在冰天雪地里怎么样孵蛋、怎么样求爱?科学家跟我们讲,企鹅会从山脚下找一块石头,然后跑到冰山上送给它的‘情人’。这块石头其实是比我们人类的钻石还珍贵,因为这冰天雪地里它很难找到一块石头。”
这些细节,都在黄小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人家会问,你作品里的企鹅怎么嘴巴上衔着一块石头。我就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大家。可如果你不去南极,就很难体会到。”
创作中的黄小明。受访者供图
如今,黄小明的习惯是,从一个地方回来,就会创作一些作品。“我还会写个游记——‘跟着木雕去旅行’,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我先把木雕呈现给大家,后面有一篇游记,介绍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
除了微信,网络也早已是黄小明传播非遗的平台。
2015年开始,他发起做了一个网站,里面集中了一百多位“非遗大师”。到2017年,他又联合了几位非遗大师,打破传统的收徒模式,“通过互联网向全球招徒”。
他告诉记者,最初让非遗“触网”是希望借助网络传播非遗,“毕竟在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而网上招徒,则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我拜师时是父辈就近找了个师父。现在我通过互联网向全球招徒,首先就打破了非遗传承的地域局限,而且这些来学的人,都是真正喜欢这项技艺的。”
黄小明还向记者透露,报名的学生中,甚至有外国人。“我们有非洲的学生,不过大多是实习性的。”
现在,正式拜黄小明为师的徒弟有二十多人,短期学习的学生已有很多。
木雕作品《忆江南》。受访者供图
责任:非遗传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在黄小明看来,每一代非遗传承者是有不同责任的。
“只有创新,那是无根之木,而只有传承,又是不流之水。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就是承上启下。既不能丢了传统,要把传统中精髓的部分传承下来,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而下一代传承者应承担的责任又有所不同。“下一代人在文化上,比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父辈那代,都高很多。有了这样的文化高度,才能更好地传承非遗。”
现在,黄小明在收徒弟的拜师仪式仍然要写拜师帖。
“里面第一句话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他觉得,这句话的内涵已经因时代不同而发生变化。
“过去,这句话的意思好像就是,每天要给师父端茶倒水、端洗脸水、倒洗脚水。今天这些事都没有了。这句话只代表你对手艺的尊重、敬畏。”
黄小明。受访者供图
黄小明说,自己也希望徒弟们在这句话里读出感恩。“你要感恩师父给你手艺的传承,同时师父要感恩这些徒弟。”
为什么师父还要感恩徒弟?他解释,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学生、徒弟加入到这个行业,“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代代相传。所以感恩是双方面的,我希望他们都能理解这里的含义”。
“五千年文化没有断流的原因,就是代代有这样的人去传承下去。”他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