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救援装备从庞然大物变肩上方块

原标题:因为他,救援装备 从庞然大物变肩上方块

新年伊始,南岳山下。某工程维护大队正在进行一场清除路障的实装训练。

“全体注意!进入目标区域,迅速展开救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几名年轻战士麻利地从背上脱下发电机、液压镐、液压锯等各类“大方块”,迅速进行模块化组装,开始对面前的钢筋混凝土障碍进行清除。切割、破碎……10分钟后,障碍被清除,一条“生命通道”被成功开辟。

就在不远处,一位肩扛大校军衔的军人,认真观察着士兵们的操作,并详细记录着相关数据。为检验装备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单兵背负的舒适性,他再次来到实训一线,对“背负式多功能快速救援抢修装备”进行调试。

他就是陆军工程大学工程装备运用与保障教研室教员宋胜利,“背负式多功能快速救援抢修装备”就是他的研发成果。前不久,他凭借这套装备荣获第20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荣誉对我是鼓舞,更是鞭策。我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努力研制出更多实用的装备!”获奖后宋胜利感慨道。

从救援场景中找痛点,开始研究抢修装备

回忆起设备研制的那7年,宋胜利觉得,“一切都好像发生在昨天”。

谈到设计该装备的初心,宋胜利对科技日报记者说:“5·12汶川大地震后,救援官兵赶往一线。但塌方、泥石流使得大型抢修装备到不了现场,战士们只得拿着锹镐、用双手开辟‘生命通道’……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这一幕幕的救援场景,宋胜利看在眼里、痛在心中。“机动性差、操作复杂是当时救援抢修设备的应用痛点。”他说,小型化的救援抢修装备亟待补充。

“当初研发这个装备时,没想过会因此得到什么荣誉。看到战士们那一双双血肉模糊的手,受灾群众奄奄一息地躺在废墟里,我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宋胜利回忆道。

为了收集更多的一线数据,宋胜利来到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调研。实际考察的结果让宋胜利心情更加沉重。彼时,国际救援队所使用的相关装备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史丹利GT13型。该装备十分笨重,在无电无路条件下的单兵输送能力受限。

基于救援实际,为了满足恶劣条件下的使用需求,宋胜利创造性地提出“模块化、分体式、可背负”的设计思想。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内乃至世界的相关装备从未有过分体式设计,如何实现动平衡?如何提高背负舒适性?这些难题没有让宋胜利停下探索的脚步。

翻阅资料、实验论证、边考察边设计……进展最困难的时候,宋胜利常常顾不得吃饭、休息,加班到深夜早已成了家常便饭。

经过一轮又一轮实验,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体式液压动力模块逐渐成型,含有小型发电机、液压镐、液压锯等多功能工具模块的快速救援抢修装备也终于研制成功。

为提升舒适度,恶补人体工效学知识

2011年5月,经业内专家鉴定,该项目产品满足国防工程快速抢修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危急救援的需要,填补了我军该方向救援抢修装备的空白。2013年,该装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后,宋胜利并未停下脚步。“军事科研的目的在于服务部队,在于将成果转化为战斗力。”他十分清楚,要想实现成果转化,不仅要将研究与需求对接,还需将科研成果做成熟。

在进行初期试验时,宋胜利观察到,虽然该装备能凭借其“模块化、分体式、可背负”的特点实现单兵运输,但它的构造却并不能较好地适应我国军人的身体特点,容易导致战士们身体疲劳,影响战斗力的生成。

“抢修装备虽然能被运进去,但战士们没了体力,又让谁来操作呢?”宋胜利明白,再优良的装备都是由人来操作,战斗力生成的关键还在于人。

宋胜利的设计思想服务于部队,也源于部队。正当宋胜利在为背带位置设计发愁时,一群正背着背包训练的学员从他眼前跑过。“对啊!最好的例子不就在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吗!”宋胜利眼前一亮,立即叫住一个学员,仔细观察他身上的背包,回去后他又把精力放在了人体工效学的研究上。

针对不同体型、不同年龄的个体,对受试者在静态、动态条件下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宋胜利带领团队反复进行研究实验,他力求将装备的每一条背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之前没有人体工效学基础的宋胜利明白,要想打造出舒适且便捷的装备,就得恶补这方面知识。于是同事常能看到,视力不佳的宋胜利,把眼镜戴了又摘、摘了又戴,看翻译后的文献不“解渴”就找原文文献资料,遇到没学过的知识就现学。最终,他使装备在背负舒适性方面有了大幅提升。

“这个装备从前期研究到后期调试,我花了很多心思。我希望把技术做成熟,拿出来就能用。”宋胜利说。(张 强)

(责编:王绍绍、杨虞波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谢谢你,绿色家园守护者
下一篇:这位“膜”术师要让公众喝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