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建设者的心里话:我战严寒,送您温暖

我叫谭诗凡,来自中俄东线第四标段施工项目部。

2017年5月,我被公司派来东北,刚到施工现场,便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堆放在土墩上的巨大钢管像一条条钢铁“巨龙”,在“巨龙”两侧,吊管机、移动电站、挖掘机这些“大家伙”整齐列队,机器轰鸣之声像在演奏一首慷慨激昂的赞歌。最显眼的,是那些穿梭在设备和管道间的“红工衣”,他们的身上沾着油污、脸上挂满汗水,一丝不苟做着各自的工作。吹着口哨打着手势的起重工、神情专注精准对口的管工、技术娴熟毅力过人的焊工……眼前的一切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

东北地区春、夏、秋皆短,唯冬季漫长。银装素裹的旷野中,只有建设者们在顽强坚守,只有那巍峨的“巨龙”在不断生长。严寒气温下,一到户外就能感受到手脚被冻伤的危险,而那些身手矫健、意志坚定的“红工衣”们,却每天要在施工现场待上十几个钟头。昼短夜长的季节,还要经常在黑暗中挑灯奋战。

这些一线建设者中,有的是四五十岁的老师傅,有的是初出茅庐的90后。也许他们早已习惯了石油人走南闯北、四处漂泊的生活,也许他们刚走出象牙塔、还没有完全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他们离开故土,与父母妻儿依依惜别,哪里需要建设管道,就出现在哪里,甘愿为油气事业忍受寂寞、奉献青春。他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脾气和性格,但他们深深地知道,在全自动焊接大流水作业里,必须各自尽责、默契配合,才能干好工作,才能让能源“大动脉”早日完工。

这样想着,我那戴着手套也快要冻僵的手似乎也热了起来,风雪便不再可怕,它们成了唯美壮阔的背景,刺骨寒冷终将只是被我们跨过的小小绊脚石。

其实,只要能给千家万户送去温暖,我们在严寒中的付出就值了!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30日 18 版)

(责编:余璐、初梓瑞)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青海省贫困发生率降至2.5%
下一篇:普惠性减税政策 超95%企业能享受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