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令不断升级,严法期待落地

  在这个元旦假期,迎着新年的曙光,我国控烟立法又迈出重要一步。

  1月1日,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此次最新“控烟令”扩大了适用范围、严格了控制吸烟场所范围、对一些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也提出了禁烟要求,电子烟被纳入禁烟范围,实行多部门监管模式、增强执法力量,等等。

  审视这部新《条例》,“严”是最大的特点。从禁烟区域来看,这部地方立法的实施范围将前所未有地“扩大”。尽管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控烟的地方性法规,但哪些“没有屋顶的地方”也应当禁烟,仍是立法的空白。

  杭州市新《条例》不仅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还把主要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儿童福利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教学的场所,比赛演出场所的室外观众座席和比赛、健身、演出区域,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场所也纳入禁烟区域。这就意味着,不仅在办公室吸烟,就算是在演唱会等场合吸烟,也都属于违法。

  新《条例》对于电子烟的限制,也是“从严控制”的体现。作为香烟的替代品,电子烟如今越来越流行。问题是,电子烟虽然不含尼古丁,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焦油。目前,除了民航、地铁等明确作出限制外,大多数公共场所仍是模糊地带。新《条例》明确规定,吸烟是指吸入、呼出烟草的烟雾或有害电子烟气雾,因此,禁止吸烟场所不仅禁止点燃烟草制品和吸传统卷烟,也禁止吸电子烟。对于广大公众而言,受法规保护的力度无疑得到了加强。

  总的来看,杭州市最新推出的控烟令,在立法内容上的确“可圈可点”。但是,如何突破“执行难”瓶颈,恐怕还须下更大力气。从我国控烟历程看,纵然不乏法规层面的发力,但落实层面上,力道往往容易被复杂的具体情境所消解。根据新《条例》,杭州将推行多部门执法,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公安、卫生、教育、民政都各负其责,这样的“精准定责”,有利于严法得到落实;但“多头执法”也容易带来“力量分散”,如何防止执法不严、明紧暗松,也是执行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从大的方向看,吸引和扩大民众的参与,是禁烟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尽管新《条例》规定,如果不听劝阻,市民可以拨打“12345”投诉举报,登记受理投诉后将按照控烟监管职责分工,移交相应的控烟监管部门处置,但如何固定违法证据,也是一大现实“难题”。“随手拍”再微信上传投诉,或是公共场所监控拍摄,亦涉及规范使用范围、保护隐私权的问题,应谨慎赋权使用。

  杭州升级控烟令,还仅是推进全面禁烟的“上篇文章”。接下来,相关部门还需回应公众呼吁,跳出“执行难”窠臼,加大执法力度,让法规“落地生根”,及早实现公共场所无烟的控烟目标。

  (作者:欧阳晨雨,系法律工作者)

(责编:初梓瑞、贺迎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为“孤岛村医”点赞,更须关注医疗资源下沉
下一篇:“全村病历都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