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近期,寿险公司陆续公布了今年三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寿险公司亏损情况也随之出炉。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三季度,共有超过30家险企净利亏损(由于各险企披露口径不统一,无法统计总体亏损金额)。
从亏损原因来看,在投资端,今年三季度,包括国寿股份等大型险企在内的不少险企,利润受到权益类市场下跌的影响;从保费端来看,部分中小险企保障型保险暂未形成规模,死差益收入不足。
具体来看,三季度单季保险公司利润增幅收窄,源于投资收益率同比下滑。前三季度中国平安(601318,股吧)、国寿股份、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9%、3.3%、4.7%、4.8%,分别同比下降0.5%、1.8%、0.5%、0.4%。
虽然权益类投资收益不尽人意,拖累险企三季度净利润,但今年四季度保费端有望扭转这一颓势。
天风证券分析师罗钻辉认为,下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幅下滑,有利于保险产品的销售。另外,储蓄型产品和保障型产品的销售存在着“共振效应”,储蓄型产品的销售改善也会提升保障型业务保费。
此外,从保险公司内部来看,2017年四季度保费基数较低,在前三季度保费仍有缺口的情况下,预计各家公司将大力推动四季度业务,全力达成年度目标,四季度新单保费和NBV将实现较快增长。长期来看,人身险保障缺口巨大,寿险深度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寿险深度提升的过程中,随着居民保险意识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居民杠杆率的高位将在未来5年内提升人身险需求。
今年三季度,除部分险企出现亏损之外,其他险企还由于此前万能险占比较高,进入转型期后,万能险收入骤降,但保障型保险收入不足,死差益收入不足,持续出现亏损。
实际上,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有三个:一是死差益,即保险条款预期的赔付额与实际的赔付额之间的差额;二是利差益,即保险条款预定的利率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之间的差额;三是费差益,即保险条款预定的费用和保险公司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额。
投射到保险产品,可将保险产品分为:保障性保险、投资性保险和保障投资性保险。保障性保险是指纯保障性产品,没有任何投资成分,短期意外和健康险偏向此类;投资性保险是指纯投资性产品,没有任何保障成分,投连险和万能险偏向于此类;保障投资性保险是指既有保障成分又有投资成分的保险,分红年金险偏向于此类。
具体来看,由于大型险企保障型保险普遍形成规模,均可获得可观的死差益收入。不过,一大批中小险企由于此前热衷于发展中短期投资型保险,在行业回归保障后,保障型产品不能迅速发展起来,理财型保险又遭到压缩,难免出现亏损。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