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是我们共建的“风景”

  □钟旅往

  《旅游法》为“文明旅游”提供了法治保障,更对游客心理起到了约束作用。有了法治设定的旅游底线很重要,游客若想做一些“涂鸦”等突破底线的不文明行为,那可要出麻烦了。守住了底线,我们还要“摸摸高”。在文明的考量中,经过多年反思,多数人已经充分认识到,文明是一种多赢的行为,付出文明也会得到更加美好的体验。

  旅游者本应该是文明的使者,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出境旅游,旅游者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何尝不是这风景中的一部分呢?在领略壮美风景的时候,文明的言谈举止展示的是充满审美情趣的个人魅力,带给当地的是绵绵友谊,留下的是令人难忘的美好印象。

  旅行是一桩美事,美好的事情一定要有美好的心情,美好的心情一定要带上文明的自警。旅游是为了什么?一是经历本身,让人在“行万里路”中快慰前行,体验山水之美、人文之美;二是指向所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可从山水中学习或仁或智的道德规范,把休闲游乐与敬德修业结合起来,从而造就理想的道德人格。为了我们的美感,千万别留下耻感:乱扔垃圾、四处留字、随便加塞儿……斑斑劣迹,让国人蒙耻。

  不文明行为的约束,最终依靠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倚仗每个人对自身行为加以自律。当然,景区也不能将游客素质作为挡箭牌,忽视自身建设。多设一个厕所、多一道指示牌,环境干净一点、服务态度友好一点,游客自然也会潜移默化。文明行为具有感染性,环境传递出的文明将变成更多人的共识。

  游客是文明的传导者,始终在与自然亲近、与同伴交流、与文明对话。游客之间应彼此宽容,相互欣赏,互为景观。文明旅游,是我们共建的另一道“风景”。优美的景区配上文明的游客,才是“天人合一”,才能真正形成旅游文明的亮丽风景。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无锡文明旅游促进行动落幕
下一篇:2018人均消费增长 "网红元素"提升目的地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