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房地产市场怎么走?上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十分重要。在“房住不炒”定位之下,今年房地产调控不会松懈,楼市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同时,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也将稳步推进。
根本定位不容含糊
201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态势,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交易趋于理性,市场预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这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根本定位。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丛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房住不炒”是中国始终坚持的房地产政策方向,如今中央经济会议再次强调,体现了中央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现在,很多地区房屋空置率依然高企,房地产成了经济‘实虚失衡’的关键节点。坚持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就是要挤出泡沫,化解此前部分区域房地产过热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丛屹说。
“坚持‘房住不炒’才能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避免让住房成为单纯的投资工具,形成‘全国炒房、过度投资’的不利局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导向没有发生变化,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的调控思路还将延续。未来,各地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继续落实“房住不炒”这一根本定位,实现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在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看来,2019年各地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科学分析、比较评价,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防止投资投机“卷土重来”。刘洪玉表示,长期来看房地产调控需要从以行政措施为主向综合施策转变,财税、土地、金融和行为规制等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长期制度将发挥更大作用。
因城施策让政策体系更合理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2018年12月)》显示,房地产调控政策保持了延续性与稳定性,部分开发商及住房投资者关于房地产调控全面放松的预期一再落空,开始逐步降价售房;货币化棚改政策的调整,对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热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使得部分家庭推迟了购房决策。这些,促进了房价降温城市增加,市场更加理性。
与此同时,该报告建议,未来房地产政策应保持政策定力,即使房价出现暂时性下跌,也不能出台刺激或鼓励购房政策,从而导致房地产调控前功尽弃。但部分房价下跌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地对一些不合时宜的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使得房地产政策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对于2019年的房地产调控工作,住建部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着力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住建部要求,坚持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主体责任,加强市场监测和评价考核,切实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到实处。继续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加强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强化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确保市场稳定。同时,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治理房地产乱象的专项行动。
不走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换挡的关键阶段,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对于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未来房地产市场各项政策也将更加放眼长远、服务民生、顺应经济转型需要。“各地应该围绕自身城市化进程,根据人口流动和资源禀赋发展适合自己的支柱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避免回到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赵秀池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进一步指出,在房价相对合理情况下,房地产繁荣会扩大上游水泥、钢材等原材料需求,同时带动下游家电、建筑装饰等产品的热销,但是随着部分地区房价到了泡沫化阶段,土地、厂房、人工成本都大幅提升,制造业利润空间和居民消费能力被不断压缩,从而造成房地产“稳增长”的边际效应减弱。黄志龙预计,2019年在“房住不炒”的调控精神指导下,各城市的政策或有微调,但整体上保持严调控态势仍将是大概率事件。
“无论是行政调控,还是因城施策,地方政府都要为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担负起主体责任。”丛屹表示,2019年,房地产政策应该从两方面发力:一是继续大力发展多元市场供应主体,发展多层次租赁市场;二是进一步加强金融政策的结构性管控,防止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炒作。
增加公租房有效供应、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加大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租房购房的支持力度……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对2019年重点工作的部署,已经展现出鲜明的轮廓。
(本报记者 王俊岭)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