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蓝澜
通讯员 冯春江 郭国强
7月17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组织召开了重庆市民营、小服务工作推进会暨“首次贷款扩面增量行动”启动会。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工商联等部门以及重庆市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首次贷款行动是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为主线,以首次贷款客户培植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首贷办理时效提升为抓手,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底线,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工作力度,扩大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更好满足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副主任王江渝在会上表示,民营、小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相当比例的企业从未获得过,是信贷服务市场的蓝海。帮助其中一些有市场、有前景,同时又缺资金、缺信贷记录的企业实现首次贷款,不仅能进一步做大存量,也能有效帮助企业渡过初创阶段的“死亡期”,对于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具有重要的意义。王江渝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对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将“首次贷款扩面增量行动”作为为企业服务解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各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此次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将“首次贷款扩面增量行动”作为下一阶段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对首次贷款潜在客户的培育和辅导,创新首次,完善首次贷款专项统计,通过首次贷款行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提高首次贷款企业在各金融机构新增民营、小微客户中的占比,进一步厚植金融服务基础。
据悉,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已于6月27日出台了《民营、小微企业首次贷款“扩面增量”行动方案》,确定了“一个目标,四个原则,实施三个突破,加强两个激励和打造一个平台”工作思路,推动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面增量”、提质增效。
其中,“一个目标”即深入挖掘处于成长期,有潜力、有市场、有前景但尚未获得银行贷款的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促进首次贷款企业的户数、金额持续“扩面增量”、比重提升,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并逐步探索形成金融服务企业首次获贷的长效机制。
“四个原则”即坚持精准服务原则,精准聚焦有融资需求但从未获得贷款支持的企业;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围绕导致首贷难的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等问题,找准原因,因企施策;坚持激励引导原则,加强货币、信贷、财税等激励政策联动,完善考核机制,实施激励与约束并举;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兼顾“扩面增量”与坚守风险底线之间的平衡。
“实施三个突破”即实现银企沟通突破,首贷产品和服务创新突破,首贷办理时效突破。一是实施银企沟通突破。发掘行业主管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推动建立政银定期沟通机制,让银行掌握未获贷企业信息,逐户梳理,挑选有潜力、有前景且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为首贷培植对象,通过长期联系扶持,为企业提供财务管理、支付结算、首贷等支持。二是实施首贷产品和服务创新突破。推动金融机构按照“线上+线下”“政策+商业”的思路,针对未获贷民营、小微企业的特点,创新打造线上标准化、“快捷化+线下个性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条件适度宽松、成本适度优惠的“政策性+额度匹配”、期限灵活的商业性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实施首贷办理时效突破。指导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技术,通过适度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等方式,提升首贷办理的时效,增强首贷客户的体验感。
“加强两个激励”即货币信贷政策激励、财税和产业政策激励。一是运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对首次贷款行动成效显著的金融机构优先支持,将首次贷款行动实施情况纳入小微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及金融机构综合评价体系。二是用好、用足、用活小微企业贷款税收优惠政策、担保补贴政策、财政贴息等财税部门已经出台的金融服务支持政策,为金融机构实施首次贷款行动创造良好的财税支持环境。
“打造一个平台”即通过开展民营、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行动,在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的牵线引导下,搭建政银企多方参与、互联互通、共惠共赢的平台,创新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着力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