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睐“艺术愿线”观看奥斯卡新贵
《绿皮书》的好 你们GET到了吗
春节之后的青睐首场“艺术愿线”活动于3月2日举行,大家一起观看了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奖的《绿皮书》,其中不乏来二刷的读者。
奥斯卡的“加持力”果然极其强大,在发出《绿皮书》观影活动通知后,将近90张票瞬间就被抢空。影片的暖意让观众们感觉到舒适、愉悦,而索亚斌教授的解读,则拓展了影片的维度,让观众从多方面来触及影片的灵魂。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影评人索亚斌从他个人的角度,评述了《绿皮书》何以会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如何理解其中隐藏的电影语汇、导演的意图以及影片的得失,把一部电影能够带给人们的信息量最大化地呈现出来,既能够找到一部电影打动人心的艺术根源,又丰富了电影赏析的专业知识。观影的过程和之后的“公开课”令读者们觉得度过了一段有意义的时光。
绿皮书曾真实存在
是种族歧视时代的产物
中国电影距离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虽然尚远,但是中国资本却已经抵达这个目标,《绿皮书》由美国参与者影片公司、美国梦工场影片公司和阿里巴巴影业联合出品。阿里影业也因此成为继亚马逊、奈飞之后全球第三家联合出品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互联网公司,成为本届奥斯卡的“中国力量”。
能够获得奥斯卡奖,首先必须是颁奖季的热门影片,《绿皮书》也不例外。《绿皮书》几乎横扫好莱坞颁奖季,获美国演员工会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美国电影学会奖等多个重磅电影节,累计提名56个重量级奖项,气势十足。
电影《绿皮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的是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白人混混兼职司机和黑人钢琴家,被塞进了一辆车里,一起去往黑人备受歧视的南方腹地,共同度过八周的巡回演奏。他们虽然事事遵循“黑人驾驶员绿皮书”的引导,旅程的深入还是让境遇越来越糟,但这些经历也让两个人逐渐打开眼界、放下偏见,成为挚友。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评价说:“它把一段温暖、动人又了不起的友谊带上了银幕,同时又讲了一个关于爱、同情心和深层次共鸣的人性故事。”
影片由曾执导过《阿呆与阿瓜》、《哈拉玛莉》等喜剧的导演彼德·法拉利执导,他在拍摄这部电影前,并不知道曾经有过“绿皮书”:“我很高兴看到时代的进步与种族的融合,但现在各地仍存在许多的偏见,希望能透过这部轻松幽默的电影,让观众有更多省思。”为还原当时的故事细节,剧组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法拉利说:“我们参考了所有的信件、录像,尝试一切办法来重现当时的故事。”
导演彼德·法拉利不知晓的“绿皮书”是一本专为黑人而设的旅行指南。1962年,就在谢利博士决定南下进行破冰巡演的同一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了一本小册子“Green Book”,“Green”即取自其名字格林,又隐含“绿色象征通畅”的隐喻。
当时美国南部城市的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绿皮书”中记载着全美各地对“黑人友善”的场所,如餐厅、饭店、加油站等,黑人除了在书内标注的场所可进之外,其他一律不准踏入。直到1964年《民权法案》颁布,才敲响了种族隔离制度的丧钟,终结了《绿皮书》的发行。
在索亚斌教授看来,绿色有着生命和希望的象征,“绿”可谓双关,一方面是格林的名字,一方面又蕴含着希望。影片将蓝色和绿色之间的色调作为主打颜色,海报是绿色,他们开的车也是绿色。可以看出,导演始终在片中试图传递温暖与爱意,即便是在种族歧视那么可怕的时代。
索亚斌认为绿皮书是时代的过渡物,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是一种耻辱的表示,而去除这种不平等的办法,就是让它消失。美国电影中,关于种族歧视的题材层出不穷,也不乏佳片,如何做出新意难度很大,《绿皮书》选用了“绿皮书”这个历史上的过渡物作为影片切入的灵感,巧妙而又有新意,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绿皮书》好在哪里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为其背书
《绿皮书》是最快在内地上映的奥斯卡最佳影片,2月25日刚获奖,3月1日就在国内上映,电影发行方华夏电影的董事长傅若清透露,“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因为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就被击中,当时就决定一定要把这部电影带到中国”。
除了奥斯卡奖项的助力,影片上映前的超高口碑也是影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马云、柳传志等纷纷为其背书,马云说自己已经看了三遍,可能还会看好几遍。《绿皮书》让他看到了很多希望,看到了社会的温暖。他说:“ 电影不是靠钱堆积出来的,这部电影好就好在故事背后的东西。比如他的台词‘我们不是靠拳头赢得这个世界,而是靠尊严’。真正拍出好电影,要热爱电影,而不是热爱名利。”
联想集团的董事长柳传志也夸赞《绿皮书》是好电影,值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希望多拍、多演、多看这样的电影,世界会更美好”。
索亚斌教授认为,大家之所以喜欢《绿皮书》,正是因为片中的善意和温暖,是剧本的优秀,看似平淡无奇缺少强烈的戏剧冲突,却又处处蕴含着深意和危险,这样的处理在他看来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我在第一遍看这部电影时,心里总是惴惴的,特别怕这两人遇到棘手的事,我想大家跟我的心情是一样的,导演可能也知道大家的心思,所以要反其道而行,我们设想的剧烈冲突、矛盾的爆发在里面都没有出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种族歧视严重,尤其又是去南方,换作别的电影可能会是一种惨烈凌厉的呈现方式,但是《绿皮书》的整体基调却是平和,主人公一路上遇到的所有障碍都被顺利化解掉。”
索亚斌猜想导演就是故意要创造这种影影绰绰的感觉,貌似平和的表面却是内藏汹涌:“你可以从影片中看到种族歧视的尖锐冲突无处不在,表面上我们更多感觉到的是温暖、喜剧、友情,但是潜在的意识中,你却可以感受到那种剑拔弩张的危险,上厕所、去餐厅吃饭、开车在路上等这些小细节,都有可能让这个黑人音乐家陷入困境,引发可怕的后果,他的生活毫无安全感可言。”
所以,索亚斌教授认为,一些人不喜欢该片的过于“甜腻”,却也正是大多数观众喜欢这部电影的主要原因。电影虽然表面呈现的是温暖阳光 ,把骨子里由于种族偏见而造成根深蒂固的敌意和误解,用相对和缓而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至于那种敌意和误解有多可怕,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想象,电影留有大量的想象空间,让观众去细细品味。
《绿皮书》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索教授认为是实至名归,看着波澜不惊的情节却是处处呼应,以四两拨千斤的轻松方式,呈现沉重压抑的种族歧视,足见编剧的高明。
影片中丰富的细节耐人琢磨回味无穷,像片中频频出现的幸运石,以及黑人音乐家教白人司机写信等等。索教授认为,片中传递出的信息是,能够让不同种族、不同阶级达成共识的力量是“美”——文学之美,音乐之美,而这,正是打动观众的关键点。
片中的白人司机和黑人音乐家,可以说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司机行为粗鲁烟不离手,身为意大利裔,看着很像个黑手党,但实际上他爱妻儿,重然诺,是一位善良的好人。黑人音乐家则天纵奇才、举止高雅、生活讲究,却因肤色而背负“原罪”。他主动跳出舒适去直面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人群与环境,想靠音乐做另类的抗争。然而在他内心深处,藏着“不够黑、不够白、不够男人”的脆弱。
这两个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的人第一次在精神上有交流,是白人司机第一次听黑人音乐家演奏,音乐触动了他,粗犷的他之后在给妻子的信中透露音乐家是个天才,但是内心孤独。
黑人音乐家教白人司机写信的情节,成为影片中最为动人的乐章,观众看得既开心又感动。黑人教会白人的是尊严,而白人教会黑人的则是勇气,两人在成为朋友的同时,也彼此得到了救赎。
整个故事耐人寻味,片中的台词也金句不少 ,如“工作的时候要尽全力,笑就要用力笑,吃饭的时候,就当作是在吃最后一餐”“世界上那么多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尊严能够战胜一切”等,都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索教授说这两天自己看到一篇文章,是说阿里影业为何会拍摄《绿皮书》:“文章中,阿里影业的领导说他们拍电影的要求是‘小人物,大情怀、正能量’,《绿皮书》就是这样的电影,这三点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能做到并非易事。”
未得影帝是因为
维果太像罗伯特·德尼罗
《绿皮书》在本届奥斯卡上共获得5项提名,最终中了三元,遗憾的是获得最佳男主角奖提名的维果·莫腾森未能获得影帝,这是他第三次获得提名,第三次无缘奖项。
维果·莫腾森曾以《指环王》里的“阿拉贡”一角被国内观众熟知,一向潇洒帅气的他,在《绿皮书》中却令很多观众直呼“认不出”,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其实除了岁月的磨砺,维果·莫腾森为了出演《绿皮书》,增重了40斤。
在收到导演法拉利邀请他出演白人司机时,维果有些不明白,他问导演法拉利有那么多优秀的意大利裔美国演员,为什么要找他?导演的回答是:“因为我有一股强烈直觉,你可以演好。”
看了剧本后,维果·莫腾森对剧本大加推崇,除了增重外,他还看了很多影像资料,近距离观察角色原型家人的举止习惯,校正口音。在拍摄完一场重场戏后,角色原型的儿子、影片编剧之一尼克·维勒朗格已经泪流满面:“维果简直跟我的父亲一模一样。”
尼克·维勒朗格介绍说,现实生活中他的父亲在与黑人音乐家唐接触之后,回家后发生了很多改变,变得文雅有礼貌,对家庭更关心,这留给他极为震撼的印象。因此,在多年后才有了《绿皮书》这个剧本。
在索教授看来,两个主人公相比,其实白人司机这个角色更难演,因为黑人音乐家的内心没有太多变化,演员找准那个状态演就对了,但是白人司机有着丰富细腻曲折的心理变化,他的台词也更多,戏份也更重,但是维果为什么最终与奥斯卡小金人擦肩而过?索亚斌个人认为是这个角色已经被演得“珠玉在前”:“维果·莫腾森演得很好,但是我却总是感觉看到了罗伯特·德尼罗在《愤怒的公牛》中的影子,德尼罗以那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影帝,他在里面演绎了一位意大利裔拳击手,经典至极,我猜测维果受这部电影影响很深,像他穿着背心摸肚子的样子,以及语气腔调、体型,甚至是拿电话的样子,都有借鉴罗伯特·德尼罗的痕迹。我个人认为,可能是这个原因,维果表演虽好,但是不够新鲜,所以没能获奖。”
相比之下,马赫沙拉·阿里则十分幸运,继两年前以《月光男孩》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后,今年再度以《绿皮书》获得最佳男配角奖,两次提名两次全中。成为继丹泽尔·华盛顿后,第二位拿下不只一座小金人的黑人演员。为了演好黑人音乐家角色,阿里提前3个月进行钢琴训练,对自己的气质、坐姿,甚至手臂和手指的姿态都有严格要求。
45岁的阿里从影26年,在《月光男孩》中,饰演在阶级与种族中挣扎的角色。生于基督教家庭的他20多岁时转信奉伊斯兰教,名字也改为阿里,此时911事件发生,穆斯林被当成危险分子,阿里去机场要被安排特殊安检,他的名字被列入FBI观察名单,资金也被冻结。
虽然住在纽约多年,但阿里说自己走在街上还是常会遇到女性见他而绕道避行的情况,阿里说:“人们对一位体型高大、皮肤黝黑的黑人做出的反应,常让我很沮丧,为‘保护自己’不让其他人恐惧,我会做一些事,更注重着装和微笑,很多黑人都这样做,因为多数人认为我们构成危险。”
奥斯卡不仅是电影奖
奥斯卡是全球关注的颁奖礼,正因关注也往往会引起争议,对此索教授认为,奥斯卡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电影奖项,也绝非仅从电影艺术角度来做评判,作为一个美国国内的电影奖项,它离不开美国的政治、经济等环境,另一方面,它的奖项也可以说是一个风向标,从中可窥出美国的政治、经济等现状。
为什么《绿皮书》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而备受期待的《罗马》没有拿到这个奖项?索教授表示,如果单纯从电影艺术而言,《罗马》要好于《绿皮书》,因为它更有创造性,这部长镜头的黑白片,有着丰富的影像细节,那种质感体现出电影久违的精湛。但是,奥斯卡历史上还从未给外国电影颁发过最佳电影奖,再精彩的外国电影,也是获得最佳外语片奖,此前《卧虎藏龙》曾同时入围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但最终也无缘获得最佳影片奖。
也因此,本届奥斯卡颁奖的一大看点就是《罗马》是否可以同时拿到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语片奖,事实证明,这个历史没有被创造。索教授认为,其实这也符合奥斯卡一贯的中庸路线,他们不会表现得过于激进,因为选定的奖项会影响到很多方面,例如《罗马》不是传统的电影公司拍摄,而是目前开始与传统电影公司分庭抗争的流媒体拍摄,是以《纸牌屋》而出名的奈飞公司拍的,如果《罗马》得奖,可以想象,在美国电影业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近年来,受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影响,关于种族歧视的作品很多,《绿皮书》有着超高的口碑,且影片传递的“幸福、和平与共存真的很简单”的精神又深入人心,所以组委会选它为最佳影片,也是比较安全的选项。
索教授建议,对于影迷来说,不一定非要热捧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唯一一部,“通常来说,入围最佳影片奖的提名影片都应该看,这一年最好看的电影应该都会获得提名,最后是否拿到奖项,对影迷来说并不重要,而奖项也绝非是衡量这些入围影片孰优孰劣的唯一标准”。
文/杨逍 供图/圈圈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