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表演皮影戏。新华社发
一年一度的春运接近尾声,在这四十多天的时间里,回家是最为温暖的主题。行色匆匆的旅客们焦急地等待着自己车次的信息,背后是对家乡的无限牵挂。也许春节的相聚是短暂的,而乡情则是漫长而又悠远的一种情愫,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滋润游子们的心灵。那么,乡情是否可以走入课堂?带“乡土味”的课程又将如何引导大家重新发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城区、城市的文化元素?为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1.关注身边的文化记忆
春节前夕,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格外高兴——他们亲手绘制的灯笼年画被老师表扬了。“我们学校所在的地区是杨柳青年画的发源地,学校用专门编写的教科书和光盘为教材,每两周开设一节年画课,从四年级开始,学生已具备独立绘制年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发了一系列高阶课程,将年画与灯笼、扇面、泥塑、拉丝等工艺结合,丰富传统艺术的应用场景,并积极走出校门,绘制墙壁宣传年画,彰显其社会意义。”校长李祖华介绍说,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学校开设的杨柳青年画特色系列课程旨在引领师生在审美与创作过程中珍视家乡年画文化,浸润师生的家国情怀。
将当地的民间工艺——年画带到小学课堂,可以说是乡土教育的一种形式。那么何为乡土教育?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潘光旦曾说:“近代教育下的青年,对于纵横上下多少万年的历史,不难取得一知半解……但我们如果问他……他从小生长的家乡最初是怎样开拓的,后来有些什么重要的变迁,出过什么重要的人才,对一省一国有过什么文化上的贡献,本乡的地形地质如何,山川的脉络如何,有何名胜古迹,有何特别的自然或人工的产物——他可以瞠目咋舌不知所对,真正答复得有些要领的可以说十无一二,这不是很奇特么?”潘光旦认为,关于故乡历史沿革、地理形势、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都应属于乡土教育的范围。
然而,当飞驰的列车、腾空而起的飞机让我们很快可以到达在古人看来遥不可及的地方,人们在地表空间的所及范围得以前所未有地延展。一个人的足迹可以在全国、世界范围内遍布,对于自己故乡或者工作城市的“在地化”体验却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要对故乡产生真正的感情和心理认同,除了需要有成长的经历和人际交往的体验,对故乡风土人情、地理风俗的了解和认知也必不可少。乡土教育之于现代人的意义已经彰显。
2.传承文化自信和认同
如何将“地方性知识”重新带到人们身边,回归对于乡土的文化体认?参观苏绣作坊,调查、访谈苏绣名人,参加镇湖苏绣一日游,每年还有中国刺绣艺术节活动——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的学生们通过地方性校本课程,走近自己身边最“接地气”的地方文化。“苏绣艺术是吴地文化的象征,‘精细雅洁’的特点是苏绣文化的集中再现。学校结合地域文化特质,确立了‘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认识、感受、欣赏苏绣,了解苏绣的起源、发展;了解苏绣的制作过程,初步学会苏绣的简单技法;同时了解镇湖人民为苏绣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镇湖实验小学校长刘健介绍说。
刘健表示,“苏绣文化”正是学校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不仅折射出当地人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也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学校以此为依托,将苏绣文化引入学校,浸润和传承苏绣文化,同时秉承苏绣文化的人文精神,努力培养学生耐心、恒心、精心等品质,以此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
珠海荣闳书院院长兰祖军认为,校本课程的设计应当具有一种地域眼光,“因为学校是在当地文化基础上成长的,所以这类课程的设计能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文化元素”。不少专家也表示,无论是年画课程还是苏绣进课堂,这类校本课程的设计的亮点是巧妙地抓住了地域文化中以审美情趣为中心的元素,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了课程开发的系统研究,呈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担当,也体现出对地方文化的理解、认同和传承。
3.重拾故乡的“地方感”
“地名承载着的是属于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如果地名消失了,其中蕴含的文化记忆、历史信息的传承可能就中断了。地名也是地方文脉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承续文脉的使命。我们熟悉的宣武门、崇文门的实物没有能够保存下来,但是地名保存下来了。”在首都图书馆的乡土讲堂,北京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孙东虎为大家奉上了题为“北京地名的特点和文化价值”的讲座。当记者准点赶到时,不仅现场安排的百余座位都早已座无虚席,就连大厅后面的石阶上也坐满了热情的听众。
讲起这个主题,孙东虎对北京的地名如数家珍,引得听众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北京地名散发出的文化气息,有蟠天际地的大气、帝都之风的皇气、衙署林立的官气、约定俗成的民气、文质彬彬的文气、英风飒飒的武气、蕴藉华美的雅气、源远流长的古气,有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它记录了古音的演变,地理环境的变迁,也是社会生活的写照。”孙东虎讲道。
“我住在丰台区,这个正阳大街和正阳门有关系吗?”“很多地名因为不太雅观被改掉了,您觉得以后地名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讲座结束后,在场的观众纷纷向孙东虎踊跃提问。可以看出,问题的背后是在场的听众对自己居住的社区、城区乃至北京城文化元素的关注和思考。
不仅是在课堂里了解北京,“乡土课堂”还倡导居民们实地走访感受身边的历史文化。2017年“乡土课堂”推出“皇家坛庙”系列讲座,为市民从坛庙的修建背景、修建过程、建筑特点以及所包含的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讲解,读者热情高涨,每场讲座结束后都会围着专家咨询相关问题。“此外,我们还组织市民走进坛庙,在坛庙中边走、边讲、边看,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种形式让市民更加生动、深刻地认识北京的民间风俗、地理变迁、文物珍品、名胜古迹和人文足迹。”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彭林教授开设多年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课程是一门广受喜爱和好评的文化素质核心课,在课上,彭林曾回忆一位同学听课后的感言:“以前宿舍舍友知道我是江西人,总是说江西没什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很长时间都是蛮荒之地,我也不好反驳。听课后知道了新干县大洋洲遗址、万年县仙人洞,原来这里也产生过文明的曙光,对家乡的骄傲和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可以给他们好好讲一讲了。”(记者 周世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