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条信息被广为传播,这篇题为《第一站,中区桃李苑:科大校内火车票取票机开启》的文章说,“经过与合肥火车站协商,学校决定在校园内安装火车票自动售取票机,现已投入使用。地点:中校区桃李苑一楼学生服务中心门口。服务时间:全天24h。”配图中一名学生正在取票机上取票。取票机旁,还有一张操作流程提示。
故事还要从1月6日说起。那天,网名为“科学家”的中科大学生家长“鉴于学生春节回家在即,取学生票必须去火车站,临睡前匆匆拟了一条《关于在科大中区设立两台自动取票机的建议》,1月7日一早发在QQ空间里”。当天中午,这条建议出现在“中科大家长论坛”上。
这位家长考虑到学校即将放假,校长公务繁忙,估计看不到论坛的帖子,就百度了包信和校长的信箱,1月7日14:46又把此建议发至邮箱。“说老实话我并没有抱任何希望。因为这种事情,在其他单位,我们见得太多了。”
1月8日晚,当这名家长打开自己的邮箱时,发现邮箱里有一封包信和校长的回信,回信时间是1月7日22:32。回信说,“谢谢您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以及对科大的支持和帮助。您关于在科大校园设置火车票取票机的建议很好,如果实现,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请学校有关同志尽快向铁路方面咨询一下,探讨一下可能性,希望能如愿。”
1月11日,这名家长又在“中科大家长论坛”上发帖,讲述了自己给校长写信的初衷,并张贴了包信和校长回信的内容。帖子最后,这位家长说:“不需要什么语言了。去中科大多次,学校年会时在东区礼堂远远地听过包校长的演讲,当时就觉得包校长是非常有亲和力、平易近人的长者、智者、学者,通过这一通邮件,更加确定了我的看法:科大有包校长,科娃们有福了!感谢包校长!感谢科大!”
从提出建议,到取票机安装到校园里,时间只有11天。而中科大“宠”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
在学校,任何老师、学生,都可以在上班时间直接推门找校长。任何时候,学生在路上遇到老师,都可以随时请教问题。
学生只要愿意去科研机构实验室实习,几乎都能得到满足。中科大与中科院12个分院、23个研究院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4位院士和院所长受聘兼任科大院系领导,400多名来自各个院所的科学家被聘为兼职博导,每年有约1000名本科生赴中科院研究院所实践学习,形成“百所助一校”的盛况。
还是在中科大,任何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专业。从2002年起,中科大推出了“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自主选择专业”的举措:学生入学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学院或学科类,大二结束后可在学院或学科内选择专业,三年级还可以进行专业调整。从2012年开始,学校又出台新政,申请转专业未被接收的学生,可在学籍不变的情况下,由学业指导专家为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学生修读完认定课程,达到要求,即按该专业毕业,不受学生原学籍所在学科或专业限制,从而百分之百地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需求。
“科大为学生装暖气”的故事在教育界更是广为传颂。20世纪80年代,安徽省挤出财力,给中科大安装暖气,学校也成为中国南方第一所供暖的高校,“那时候,安徽省能够供暖的单位寥寥无几。这个决定温暖了二十年,数万名科大学子”。当时的中科大领导一致决定:有限的暖气首先保证学生,先给学生宿舍和教室装暖气。
“那时与合肥其他高校学生交流,他们听到我们宿舍和教室竟然有暖气,个个睁大了眼睛,我们那叫一个自豪呀。”中科大校友、北京沃尔德金刚石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锋回忆起在科大的岁月,一脸骄傲。
一台取票机,温暖万颗学子心。“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中科大老校长严济慈先生的题词,已经成为这所高校的气质禀赋和目标追求。只有心里装着学生,以生为本,才能创造出如今中国科大“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士”的佳话,才能在科教报国的路上培养出薪火不断的追梦人。(本报记者 常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