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时节的东北大地,一片萧索。一场小雪过后,操场上立刻显示出冬天的洁净。在午后乍暖的阳光里,梁老师如往常一样,锁好门,踩着“吱嘎吱嘎”的雪,沿着村路去学生家家访。
梁老师叫梁淑华,54岁。
在中国东北部城市吉林省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荒沟庙村教学点,梁老师坚守了30年。
“我教的是复式班,就是学前、一年、二年的学生都在一间教室里,我一个人教。”梁淑华素净的脸上,已落下岁月的痕迹。谈起“从业履历”,梁淑华的一生似乎不难记录:出生在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荒沟庙村建设屯,高中毕业后,便留在当地的教学点,直至今日,始终一人。
梁淑华告诉记者,教学点也曾“辉煌”过。“最多的时候有30多个学生,那是在2012年吧。”梁淑华说,因多种原因,生源日渐减少,现在只剩下7个学生。“两个学前的,5个一年级的。”梁淑华浅笑着说,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她就会一直守下去。
卢立航是教学点一年级的学生。他的家距离学校约500米的距离,这是梁淑华家访的第一站。说是家访,实则是检查假期作业。为了掌握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梁淑华在寒假期间会定期家访。卢立航的奶奶对梁淑华并不陌生,“我的儿子就是梁老师教的,现在教我孙子。”
梁老师一个人包揽了所有课程,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品德。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安全、校园管理、村校沟通等一系列的工作。“只要小学的课程中有的,我都教。”梁老师所住的建设屯,距离教学点有近4公里的路程。沿着陡峭的山边,有一条小路,一路“环山而行”。
“5000多步吧。我记得。”梁淑华几乎用脚丈量了这条路上30年的春夏秋冬。5年的时间里,教学点四次搬迁。“以前最艰难的时候,需要靠火墙取暖。孩子们背诗要蹦蹦跳跳地背,才能不冷。”
学校的教室,都被她打扫得一尘不染。“休息时间用小推车推沙子垫操场,捡砖头铺甬路,去附近的山上捡木棍,在校园的周围圈上木栅栏。还用捡废品卖的钱,买桌布、饮水机。用节省下的1000元钱在校园里打了一口井。”梁淑华平淡复述着过往的每一个细节。
自2001年丈夫在一场意外中去世之后,梁淑华和婆婆住在一起,始终未再婚。婆婆已经81岁了,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家里的炕上,望着窗口。“我在等儿媳妇回来呀,她说要给我梳头的。”婆婆管淑清笑着说。
梁淑华的认知里,坚守是一种执念。教学点的学生来自周边村落,依傍着大山,山路崎岖难行。“我和孩子们一起走,书包、饭盒都由我拿着,雪天或春季开化,难走的路段我就会一个一个地把孩子背过去,有我在,家长放心。”对于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梁淑华会把他们接到家里来住,帮他们洗头、洗衣服、剪指甲,辅导功课。
实际上,梁淑华的小学也是在教学点度过的。“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女知青。她是我最喜欢的班主任老师,但一年不到,她就调走了。”梁淑华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教学点,十天八天就换一个老师。“那时我就想,长大了也当一名老师,当一名不走的老师。”梁淑华说。
“2015年,政府改建教学点,现在的教学点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靠电取暖,环境彻底改善了。”二道甸子镇中小学校校长刘金鹏说。
多年来,梁淑华潜心钻研教材,不断寻找复式教学的最佳契合点进行学科搭配模式。“我的学生参加各科知识竞赛成绩总是居于全镇之首。参加全国‘春蕾杯’小学生作文大赛,也会载誉而归。”梁淑华说,她希望孩子们可以踏着她的肩膀,走出大山。(记者 苍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