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萍
日前,2019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在青岛召开,各界人士围绕财富管理展开讨论。在财富管理领域,家族信托可谓一颗“明珠”,信托、、理财公司等都对家族信托业务的开拓创新倾注了大量资源。
境内家族信托的发展
近年来,境内家族信托的发展受到关注。在政策层面,让家族信托迎来新利好的主要文件是《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37号文”)。37号文首次提出对家族信托的官方定义,这是家族信托在中国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根据37号文的规定,家族信托是指接受单一个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庭财富的保护、传承和管理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子女教育、家庭治理、公益(慈善)事业等定制化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的信托业务。
家族信托财产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受益人应包括委托人在内的家庭成员,但委托人不得为唯一受益人。单纯以追求信托财产保值增值为主要信托目的、具有性质和资产管理属性的信托业务不属于家族信托。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家族信托的目的、服务内容、最低规模、受益范围等,均做出了较为清晰的要求和限制。分析认为,此次定义体现了监管部门对家族信托的重视,也让境内家族发展向规范化积极迈进。
2012年,我国信托公司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家族信托,、外贸信托、招商银行等都属于早期的探索者。2014年发布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信托服务的转型发展方向,即“探索家族财富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方案”。2015年,《关于做好信托业保障基金筹集和管理等有关具体事项的通知》发布,强调了“家族信托业务区分资金信托和财产权信托分别认购”,监管层有意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财产权家族信托。后续三年内,《慈善信托管理办法》《信托登记管理办法》陆续出台;2018年的37号文,首次对家族信托的定义做出官方表述,家族信托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企业家对家族信托的认知
伴随近些年各类资管机构的共同努力,家族信托已经得到超高净值人群的广泛关注。根据《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企业家对家族信托的认知主要有三个特点:了解但不熟知家族信托,或不急于设立家族信托;对境内家族信托的功能和效果尚在了解,未充分信任境内家族信托;以向子女传承现金资产为主要目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族信托在现阶段存在的不足。第一,对于信托的原理、家族信托的具体功能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工具,需要专业机构持续地普及相关知识。第二,境内家族信托处在发展初期,相关的法律制度仍在完善,专业机构的发展模式尚在探索,同时,企业家了解境内家族信托发展现状与成果的渠道较少,对其认知仍停留在“”产品的误区中。第三,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公信力以及品牌美誉度仍有待加强。
当前,国内参与家族财富管理的代表机构主要有私人银行、信托公司、以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含家族办公室)。可以说,这些机构各有所长。私人银行拥有规模庞大的客户群体,与客户接触频度高,客户黏性大。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特别是近两年不断兴起的家族办公室,其服务范围较广,既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和投资服务,也为客户提供诸如移民、留学等家族事务服务,服务形式相对灵活。但是这类机构受金融监管力度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对家族财富管理机构的选择,企业家认为,应基于自身财富与需求现状来决定。目前,家族财富管理的方式有委托专业机构管理、家庭成员管理、组建专属团队管理三种。受限于自身专业性不足及精力有限等原因,受访企业家较偏向于选择委托专业机构打理其家族财富。调研数据显示,企业家在选择专业机构时最为关注的因素分别是“机构自身的专业程度”(56.5%)、“拥有丰富的家族传承处理经验”(55.1%)、“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打造个性定制化的方案”(53.5%)以及“机构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知名度”(50.4%)。
境内家族信托亟待法律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第一代创业者们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财富。随着个人年龄增长,子女逐渐长大成人,这些企业家家族财富管理、传承的需求集中爆发。业内人士认为,家族信托是做好财富规划的最佳金融工具。
针对中国企业家对境内家族信托的认知不足,《报告》认为,信托公司要加强宣传,让更多企业家认识到家族信托功能的优越性与架构的灵活性。同时,加强品牌建设,以实际服务质量树立市场形象,并以良好的商业信誉作支撑,赢得委托人的信任。
此外,家族信托的从业机构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守本源,构建涵盖法律、税务、投资等多领域的专家队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创新化的服务,持续提升境内家族信托业务的产品与服务能力。
业内人士期望,监管部门、立法机关完善家族信托相关政策与法律,以满足高净值人群不断增长的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的需求,为快速发展的家族信托市场提供充足的法律、政策保障。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