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出头“有框青年”很焦虑:我的青春期该延长吗?

  “有框青年”很焦虑?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当“大人”

  你是成人社会的新客人,还是大人圈里的小朋友

  “现在才知道,别人说‘你真像个学生’不是在夸你年轻,是说你傻!”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计划着假期去哪里玩,但大部分没有成行;上班后后悔极了,当时应该多玩玩呀,现在哪里还有寒暑假!”

  “我明年要结婚了……好像只有结了婚,别人才觉得你是大人,觉得你可靠。”

  ……

  当20多岁的青年们越来越成为社会、工作、家庭的主力军,他们对生活品质和精神世界有着更多需求,很会“买买买”,也想“说走就走”,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然而忙碌的工作、刚刚组建的家庭、繁琐的生活,各种要求成为一道道束缚的边框,让他们刚一走出校门,就立刻承受来自现实世界的压力。

  时代的快节奏让“成人初显期”提前了。残酷的竞争容不得你彷徨、思量,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你的个人角色必须尽快固化,早点把自己放进相应的模版里——“有框青年”这个词,就这样出现在视野里。当代年轻人的焦虑、迷茫,不言而喻。

  我觉得我还是个孩子,为什么要接受社会的“毒打”——青春期该延长吗?

  上周我在上一门“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评价方法”的课,老师在点评作业时毫不留情地指出:全班有四分之一的作业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大学生、研究生,这哪里研究的是青少年?

  老师的点评让我们一震:啊,原来我不是青少年了吗?

  虽然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但被小朋友叫“阿姨”的时候也不再会暴跳如雷、发三条朋友圈吐槽了;虽然觉得自己是学生、在家还是被当小朋友,但年龄早就是2字开头了。每到过年在家的时候,是自我怀疑最严重的时候:自己不会像十几岁的高中生,用作业填满迷茫;也不像更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充实的钱包给他们安全感;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叔叔伯伯给的压岁钱,也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给刚出生的侄辈压岁钱。

  这个时候的我,还是青少年吗?

  青少年时期(adolescence)或说青春期,是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生命的阶段,其定义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把青春期的范围划到了10~20岁,我国一般认为是11~18岁,老师给课堂作业的规定是10~16岁,近期还有研究认为现在的青春期要延长到24岁才合理。

  初中生物课上就讲过,我们在青春期会经历生理成熟;而心理学更关注社会角色的转变。在医学和教育体系都不发达的时候,十几岁的人已经进入社会,承担工作,甚至结婚生子、养家糊口,完成从儿童到“大人”的角色转变。

  然而近年来,“20岁出头的人还在上学”已成常态, 30岁没结婚更是司空见惯。可以说,从儿童时期到成年期的过渡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因此研究者认为,把青春期的定义扩展为10~24岁,能为法律、社会政策和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启示。

  当然,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研究者们几番争执,并无定论。是否该延长“青春期”的定义?这个问题未有答案。

  成人圈里的新客人,“大人圈”里的小朋友——成人初显期

  无论承不承认,在20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往往都面临重要改变:脱离青春期。

  一位十几年的发小去年结婚了,我为她当伴娘。她说,“其实,我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但既然相处已经有几年了,就先结婚吧。”

  在抛捧花环节,我接到了花,她祝我早日结婚生子,我笑笑,心里却想着自己可能不会太早结婚。

  越来越多的人推迟自己的婚姻和生育年龄,给予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发小在焦虑中结婚,我在焦虑中继续读书,身边的朋友们也有创业、出国的——我们已经作出了不同的、会带来长远影响的人生选择。

  其实,年轻人的焦虑不是当今社会独有的,在2000年的美国社会,这一现象就得到了心理学家的关注。

  心理学家阿奈特认为:在结婚平均年龄较高的社会中,20岁左右的年龄是年轻人探索和不稳定的时期、自我关注的时期,也是存在各种可能的时期——成人初显期。而这一时期,只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处于这一时期的年轻人,普遍面临各种焦虑。

  成人初显期最为主要的特征是:面临从青春期到成人期的过渡。为了过上他们想要的人生,年轻人会在不同的领域探索可能性,更深刻地认识到“我是谁”以及在生活中“我想要什么”。

  这些问题是青春期就开始准备回答的。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人面临的最大冲突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在成人初显期,自我同一性会继续得到确立或调整。

  与青春期相比,这时候的我们更独立于父母。很多人离家上学,从父母家搬出来独居,但还没有进入稳定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成人生活,没有开始承担成年期必然要面临的责任,如赡养老人、安家买房。

  在这一时期,我们既不受父母管束,也没有完全承担成人角色,会有更多机会去尝试不同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职业和恋爱方面。

  我们进入大学选择专业后,如果发现并不喜欢,会在求职时换个专业;工作后发现如果想谋求更好的职位,就考虑要回校读个硕士博士;又或者当我们与恋人过上柴米油盐的日子时,却发现彼此没有共同的未来,那不管以前多么投入,也只能忍痛分手。

  在成人初显期,我们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会进入到更深的层次。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不再像青春期一样,在意对方跟哪个异性同学多说了一句话、跟谁一起午饭,而更多地关注于自我确认:与恋人相处的我是怎样的?我真正期望拥有,并愿共度终生的人是怎样的?

  在职业选择中,我们会尝试确认:我擅长哪类工作?什么样的工作令我长期满意?这些探索通常包括挫折和失败的经历,在调整中,我们能更了解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期待。

  大家都是第一次成为“大人”——成年期的人该得到体谅吗?

  当男性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们确信已经成人,而女性能够承担个人责任、独立作出决定、并为他人考虑时,她们确定自己已成人。因此,长大成人是自己成为具有自我效能感和自立的人。

  微博上流行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但是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一些“大龄”朋友深表赞同。刚刚30岁的他,也曾在几家创业公司跳来跳去,拼搏上升,自由自在。然而自从他决定在二线城市买房,又贷了款,再回头看“一茬又一茬的小年轻们”,却不再敢作出同样的决定:“现在的这个公司还可以,虽然上市遥遥无期,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倒闭,加班量和人际关系也可以忍受。”

  成年人是社会主力,但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更少人照顾和体谅。我们把压力当成理所当然,认为成年人就该“完美”。甚至在心理学研究中,成年人也被更少关注。

  大家都是第一次过人生,都是磕磕绊绊、相互扶持前行。“体谅”说来简单,但是在日常交流中,放下条件、给予关注与接纳却很难。新人会觉得老员工不会教,领导会觉得下属悟性差,创业人看传统行业是死气沉沉,老牌企业员工觉得创业公司瞎折腾。

  我们总是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观念,一旦观念有冲突,便认为对方三观不正、是××癌,用这样的防御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自己的安全区里。人们总是自己竖起藩篱,又希望别人体谅。

  心理咨询中的技巧——无条件积极关注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不光是亲子关系,我们也可以在生活其他关系领域尝试运用。在职场中,如果员工学会运用,能更好地理解领导的要求,加强同事间合作;如果领导学会运用,就能更好地激励员工。

  想要被他人接纳,也要成为一个易于被他人接纳、愿意接纳他人的人。

  希望无论在青春期、成人初显期,还是成年期的我们,都能够学会多一点无条件积极关注,当你积极关注他人,也能得到更多的爱和体谅。

  殷锦绣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郑州大学拯救"棕色浪费” 回收双11快递箱1500公斤
下一篇:香飘飘"烧钱"营销法背后:高额广告费投入藏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