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两家AI企业融资了!小冰公司CEO李笛“凡尔赛”:完备的AI框架融资不难

A股历史首次!创业板指点数上穿上证。看清走势差异核心因素,查看>>

图片来源:微软小冰

7月12日,人工智能平台“小冰公司”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领投,五源、Neumann、IDG、GGV纪源资本、北极光、网易跟投,目前估值已超过独角兽(10亿美金)规模。

小冰公司前身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小冰团队,于2013年12月在中国组建,是微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独立产品研发团队。2020年7月,微软宣布将小冰分拆为独立实体,并继续保持投资权益。当年 11 月下旬,小冰公司表示已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极光创投与网易集团。

无独有偶,通用人工智能公司启元世界也于同日宣布,已经完成3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嘉御基金跟投,高榕资本、莉莉丝游戏等老股东持续加注。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创新、核心产品升级、高端人才引进,以及数字娱乐和智能决策业务的市场拓展。

在这两家人工智能公司获得融资的背后,是AI行业半年来的融资热潮。时代财经梳理上半年融资数据发现,尽管被称为“AI四小龙”的行业头部企业上市路一波三折,但却未影响投资方对人工智能公司的青睐,2021年上半年融资事件依然呈高增长之势。

“作为完备的人工智能框架,小冰寻找融资不难”

小冰公司目前主要提供三类产品线和解决方案:第一方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完整的人工智能交互框架操作系统、为部分垂直领域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7月13日,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对时代财经独家回应,小冰在寻找融资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微软在其中并不是投资背书的作用,而是对小冰的技术根基起到奠定作用。

李笛表示,首先,小冰在行业里比较独特,因其是一个完备的人工智能框架,行业里不多见,投资人会对小冰比较认可;第二,小冰拆分前已经在微软有所积累,因此对于投资人来说,独立后并非从零开始;第三,小冰的很多项目是跟第三方合作展开,此过程中通过合作伙伴与投资人建立了关联。

对于未来,李笛说,小冰虽然有上市的计划,但这不是成功的标志,更像是其中一个阶段。接下来几年,小冰的任务是让这个人工智能框架孕育出数以亿计的AI beings。

7月12日,小冰公司还发布了全新的超级自然语音技术。该技术首次将人工智能语音自然度提升到与真实人类声音几乎无法分辨的程度,并支持通用全域场景,也是全球首个全域通用的同类技术。据介绍,这项技术突破单一场景限制,使人工智能交互主体能够在说话、交谈、歌唱等人类全场景中,进行高度拟人交互。

“超级自然语音技术,就是其中(人工智能框架)的一个技术承载,它的重点不仅仅是自然,更是能同时支持大量差异化的Voice Fonts。我们的工作将是促进这样的AI beings无处不在,使它们的差异化明确而稳定,促进训练工具的普及,并与人类用户建立信赖。”据李笛介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60%的人工智能交互数据由小冰框架所承载,并且交互场景丰富度较高。

“最终,这个世界将是人与人工智能交织的新形态。人工智能将丰富多彩,而不仅仅是少数几个助理。而小冰框架是支撑这些人工智能Instance的底层框架。你可以把小冰框架理解为它们的OS。这个比喻虽然并不准确,但比较简洁。这就是小冰团队的使命。”李笛说。

疫情导致2021年上半年融资事件高增长

时代财经据第三方数据梳理,在今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367起,披露总金额超915.94亿元,其中融资事件数同比增长了63.1%。

按照融资金额排名,Top10企业项目从大到小依次是地平线机器人、大华技术、第四范式、四维图新(002405,股吧)、滴滴自动驾驶、涂鸦智能、Momenta、智加科技和文远知行WeRide、丰巢科技。

10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与自动驾驶相关,分别是地平线机器人、滴滴自动驾驶、Momenta、智加科技和文远知行WeRide。其中,地平线机器人上半年以超168.7亿元的融资总额遥遥领先,共完成了6次融资;智加科技上半年完成了3轮;滴滴自动驾驶和文远知行WeRide则完成了2轮融资。

而其他项目则涉及位置数据服务(四维图新)、智能家居服务(涂鸦智能)和智能快件柜服务(丰巢科技)。10个最吸金项目的当前融资阶段基本处于融资后期,有些已经在筹备IPO之路。

按照人工智能行业十年周期来统计,从融资事件数量上看,2016-2018年均保持在900起以上;2019-2020年略有下降,仍有500起以上;2021年上半年共发生367起,较去年同期上涨63.1%,有回暖趋势。

从披露融资金额来看,2012-2018年融资金额逐年上涨,2019年有所回落,2020年则强势崛起,披露金额近3363亿元,为历年第一高;2021年上半年披露金额达915.94亿元,仍处于融资高位。

从细分赛道来看,该领域的“机器人/智能硬件、数据服务、计算机视觉”三大赛道在融资数量上位居前三。其中,机器人/智能硬件赛道共获得融资1650起,占比30%;数据服务排名第二,占比11%;计算机数视觉排名第三,占比10%。此外,AI医疗、芯片/半导体相关技术、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融资事件数分别占比8%、6%、6%、6%。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7月12日对时代财经表示,今年上半年投融资非常活跃,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的疫情导致一些投资延续至今,同比数据看起来不错;另外疫情本身也加速了经济的数字化,推动了人工智能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行业分析人士王赤坤对时代财经补充,人工智能所在的赛道高度依赖资本,目前整个赛道处于行业的成长阶段,各种研发投入巨大,这个阶段的企业对资金更加渴望,在整体行业都没有盈利的状况下,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成为最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同行也千方百计开启各种花样融资。

在最近举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也表达了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憧憬。他指出,98%的全球GDP构成都将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迎来转型。他谈到了软银的投资逻辑,即便冒着风险,也继续去投资优秀的技术和创业者,“软银愿景基金投资的公司中,超过90%,甚至95%依然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我们需要有人愿意去冒险投资,而且是在创业的高风险阶段去提供资本。”孙正义说。

扎堆上市:主要出路是科创板

不过,与投融资热潮形成反差的是,人工智能公司目前普遍财务亏损,并且上市艰难。最典型的便是被称为“AI四小龙”的人工智能头部公司。

从招股书来看,从2017年到2020上半年,依图科技累计亏损72.86亿元。同期,云从科技累计净亏损为22.86亿元。旷视科技截至2020年9月末,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42.50亿元。

依图科技的上市申请在2020年11月被上交所受理,本有希望成为”四小龙”的AI第一股。但7月2日,上交所决定终止对依图首次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旷视科技于2019年8月在港交所递表,之后主动中止了港交所上市进程。今年旷视科技正式启动冲击A股,1月接受上市辅导,3月科创板交表,4月递交聆讯后资料。

据腾讯《一线》报道,商汤科技在6月份也传出年内在A+H上市消息,最快将于8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据报道,商汤科技极有可能会先在港 IPO 后,继续推进科创板的挂牌。不过,公司并没有对此回应。

云从科技去年12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最新进展是今年1月,其IPO审核状态更新为“已问询”,这意味着已进入审核阶段。

除了AI四小龙,同在上市路上的还有海天瑞声、云天励飞、格灵深瞳、云知声(已经终止),其他有上市传闻的还有地平线、第四范式、思必驰等。

王赤坤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整个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很多人工智能公司的业务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应用场景没有大面积落地,导致市场需求和消费不足,人工智能行业整体市场容量小,企业无实质性收益。商业模式仍待确定,离IPO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也因此行业没有大规模的上市公司。

“AI应用场景的无法落地,表明AI企业乃至整个AI赛道都无法确立一个明确的应用和业务方向。上市公司要求最优质的企业,并且对发展有明确预期,显然,目前整个AI赛道都在探索中。”于百程说。

此外,于百程认为,人工智能公司除了在商业模式上不太成熟,还要依赖数据开展业务。过去一年时间,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相关的缺陷也频发,在此方面仍具有一定的争议。

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邓伟强对时代财经称,人工智能企业在资本驱动下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来到风险投资基金的收成期,而上市是退出收回资金的常见做法。然而,AI企业上市之路不易,在香港上市比美国的条件要求高,在美国上市更面临政策风险,以及客戶数据和技术披露的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债券市场和科创板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出路。

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王赤坤认为,人工智能经过这个阶段的发展,行业发展会走向繁荣,投资进一步增加,呈现泡沫化,但最终会趋于平稳,行业供给和行业消费都会达到峰值,规范会逐步形成,行业管理也会走向正规。届时,行业市场处于存量阶段,市场进入门槛提高,行业头部将会形成,人工智能行业也将出现大量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经济参考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继B站崩了后A站也崩了!官方回应:已修复
下一篇:返回列表